提要
在超跌反彈要求強烈、估值底和政策底隱現的背景下,上周以來A股期現貨市場出現了強勢反彈行情。后市來看,期指持續(xù)下跌行情將告一段落,市場反彈行情將向縱深發(fā)展。
周線七連陰后,上周上證綜指終于陽線報收,周漲幅超過3%,中小創(chuàng)及中證500指數周漲幅超過4%,甚至5%。三大期指的走勢更是強于標的指數,收盤貼水率明顯降低。隨著A股期現貨指數的止跌反彈,市場分歧也明顯較大,指數是否見底的爭論激烈。個人認為,市場見底尚早,但本輪反彈預期強勁,漲勢延續(xù),可適當參與。
上周A股大幅反彈的因素分析
上周的強勢反彈是多種因素疊加所致,主要因素如下:
首先,超跌反彈。自5月中旬以來,主要指數的最大跌幅均超過15%,甚至逼近20%,單邊大跌時間持續(xù)一個半月左右,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上都完全達到超跌。
其次,主要指數的估值底出現。7月6日,上證綜指跌破2700點時,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WIND,下同)僅為15.41倍,早已跌破熔斷股災時的估值。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分別僅為9.68倍和11.50倍,逼近熔斷股災后的估值。中小企業(yè)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的市盈率分別為28.59倍和48.51倍,均遠低于熔斷股災后的估值,并逼近歷史低位。
最后,消息面利多效應積累。一方面,獨角獸回歸和CDR發(fā)行放緩,小米撤銷CDR申請,A股抽血壓力大幅緩解。另一方面,6月下旬時,央行先后定向降準、增加支小支農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以及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另外,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會議也將流動性管理目標,由以前的”合理穩(wěn)定“改為”合理充裕“。利好消息頻頻,但受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影響,市場悲觀情緒濃厚。隨著7月6日美國對中國34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利空消息兌現,加上國內證監(jiān)會、滬深交易所先后召開會議維穩(wěn)資本市場,利多因素積累效應顯現。
多重因素顯示本輪反彈將延續(xù)
一方面,市場特征顯示下跌行情告一段落。5月下旬以來的這波下跌過程中伴隨著期指收盤總持倉的明顯增加,尤其是IC,從3.5萬手左右增加至逼近4.6萬手,增幅達30%左右,IF的持倉增幅也超過20%,僅IH增倉幅度不大。但上周的反彈過程中,尤其是周一和周四的大漲均伴隨收盤持倉的明顯降低,其中IF最大減倉3500多手,IH和IC也分別減倉2000多手和1500多手。行情轉折的初期,倉價背離并不表面反彈乏力,相反,這顯示一波持續(xù)性下跌后長線多頭逢高止損,長線空頭止盈。長線多頭認輸之時也是下跌趨勢終結之日,這也與我們常說的“多頭不死跌勢不止”相吻合。
另一方面,影響本輪市場下跌的主要因素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影響弱化或者市場已經淡化其不利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是今年以來,尤其是3月下旬以來A股期現貨指數持續(xù)下跌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但從上周A股期現貨市場行情走勢來看,一方面,市場將中美貿易戰(zhàn)利空消息理解為利空出盡,例如7月6日美國正式對中國34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后,當日午后及上周一均走出強勢反彈行情。另一方面,雖然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規(guī)模提高到2000億美元,但隨后美參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提案以限制特朗普關稅權力。另外,美國商務部也解除了對中興通訊的限制,這均顯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有望向好發(fā)展。
后市來看,期指市場多頭的認輸止損顯示前期的持續(xù)下跌行情將告一段落,而市場對于中美貿易問題影響的淡化以及其他利空出盡,預計本輪反彈行情將延續(xù)較長一段時間,且不排除向反轉行情的轉化。故在期指的操作上,建議長線空單可離場,多單可逢低入場。